越怕失眠越失眠?试试睡前 1 小时关掉所有电子屏幕
在忙碌一天后,我们都渴望能拥有良好睡眠,恢复精力。然而,许多人却深受失眠困扰,并且常常陷入越怕失眠越失眠的怪圈。其实,改善睡眠或许可以从一个简单的举动开始 —— 睡前 1 小时关掉所有电子屏幕。这看似微小的改变,却可能对睡眠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影响。
一、正视失眠的困扰与恶性循环
失眠,如同黑夜中的幽灵,悄然降临在许多人的生活里。辗转反侧难以入眠,不仅让人身体疲惫,还会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。更糟糕的是,对失眠的恐惧往往会加剧失眠状况,形成恶性循环。在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,我们常常忽略一些日常行为对睡眠的影响,其中电子屏幕的过度使用就是一个关键因素。了解睡前接触电子屏幕与失眠的关联,并做出改变,或许能帮助我们打破这个恶性循环。
二、越怕失眠越失眠的原因
1.心理暗示的强化
当我们害怕失眠时,这种担忧会在潜意识中形成强烈的心理暗示。大脑会持续关注睡眠这件事,变得格外敏感。例如,一躺在床上,就开始担心自己睡不着,这种反复的心理强化,使得大脑处于兴奋和紧张状态,难以放松进入睡眠。就像一个恶性循环,越担心越睡不着,越睡不着就越担心,导致失眠情况愈发严重。
2.压力激素的分泌
对失眠的恐惧会引发身体的应激反应,促使肾上腺分泌皮质醇等压力激素。这些激素会提高身体的警觉性,让身体和大脑都难以平静下来。想象一下,在本该放松休息的夜晚,身体却因为压力激素的作用而保持高度警觉,就像随时准备应对危险一样,自然难以进入睡眠状态。长期处于这种状态,会打乱正常的睡眠节律,进一步加重失眠问题。
三、电子屏幕对睡眠的影响
1.蓝光干扰褪黑素分泌
电子屏幕如手机、电脑、平板等,会发出一种特殊的光线 —— 蓝光。褪黑素是人体分泌的一种激素,它能调节睡眠 - 觉醒周期,帮助我们进入睡眠状态。而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,就像给身体发出错误信号,让身体以为还处于白天,从而干扰正常的睡眠节律。比如,睡前长时间刷手机,眼睛持续接触蓝光,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延迟或减少,使入睡变得困难,睡眠质量也会下降。
2.刺激大脑兴奋
电子屏幕上的内容,无论是社交媒体的信息、精彩的电视剧,还是紧张刺激的游戏,都会刺激大脑,使其处于兴奋状态。大脑在这种兴奋状态下,很难迅速转换到放松的睡眠模式。例如,睡前玩了一局紧张的游戏,大脑会一直沉浸在游戏的情节和刺激中,即使放下手机,也难以立刻平静下来,导致久久无法入睡。
四、睡前 1 小时关掉电子屏幕的益处
1.恢复正常睡眠节律
提前 1 小时关掉电子屏幕,能让眼睛不再受到蓝光刺激,身体有足够时间恢复正常的褪黑素分泌。随着褪黑素水平逐渐升高,身体会接收到入睡信号,开始为睡眠做准备。长期坚持,有助于调整被打乱的睡眠节律,使入睡变得更加自然和容易。
2.放松大脑
停止接触电子屏幕,大脑也能从信息轰炸和兴奋状态中解脱出来。没有了新信息的不断输入和刺激,大脑可以逐渐放松,思维变得平静。在这种状态下,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,提高睡眠质量。比如,利用这 1 小时进行简单的冥想、深呼吸练习,能进一步帮助大脑放松,为睡眠创造良好条件。
五、如何做到睡前 1 小时关掉电子屏幕
1.设定提醒
为了养成睡前 1 小时关掉电子屏幕的习惯,可以借助手机闹钟或其他提醒工具。每天在固定时间设置提醒,提醒自己该放下电子设备了。刚开始可能会不太适应,但坚持一段时间后,身体会逐渐形成生物钟,到了这个时间就会自然想到要关闭屏幕。
2.寻找替代活动
关闭电子屏幕后,需要一些有益的替代活动来填充这段时间。可以选择阅读纸质书籍,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,既能放松身心,又能丰富知识。或者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,帮助身体放松,缓解一天的疲劳。也可以泡个热水澡,听一些舒缓的音乐,营造一个有利于睡眠的氛围。
3.营造无电子设备环境
将手机、电脑等电子设备移出卧室,或者放在较远的地方,减少它们对自己的吸引力。这样在睡前 1 小时,即使想使用电子设备,也会因为不方便而放弃。同时,保持卧室安静、黑暗和凉爽,打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,有助于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。
越怕失眠越失眠的困境让人苦恼,但通过睡前 1 小时关掉所有电子屏幕这一小改变,我们有可能打破这个恶性循环。认识到电子屏幕对睡眠的不良影响,坚持关闭屏幕并养成良好的睡前习惯,我们就能逐渐调整睡眠节律,放松身心,提高睡眠质量。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迈出这一小步,迎接更优质的睡眠,开启更美好的生活。
- 太原科大失眠抑郁专科,开启短信轻松预约:
- 凭短信(导医台出示)专家挂号费0元,会诊费0元,无需排队,优先就诊。
- 医院地址:太原市府西街54号(煤炭大厦西侧)
- 联系电话:0351-6999992

- 上一篇:别小看失眠一晚!身体可能正在遭受这些重创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
太原科大专注失眠抑郁是一家“研究型”精神心理疾病诊疗专科机构,秉承“专科专病专治”理念,致力于失眠、抑郁、焦虑、强迫、精神分裂等精神、心理疾病的研究与治疗。尤其是该院以技术主导,创造性开展“临床...[查阅全文]